大地藝術祭限定:「脫皮之家」原創手拭巾&木屐組

隨著時間流逝和時代變遷而變成只剩軀殼的房子。通過雕刻一棟房子的手法,打開蘊藏在背後的裡部空間,讓空屋重生為藝術品「脫皮之家」。此商品組合正是以「脫皮之家」為主題,包含以雕刻刀鑿痕為印花的手拭巾,及手工雕刻製成的木屐。
商品描述

【商品資訊】

■品名:「脫皮之家」原創手拭巾
 尺寸:93cm×37cm
 材質:綿100%
 產地:新潟縣十日町市
 顏色:紺色・桃色・茶色(各種)
 特色:以鑿刀雕刻出的大地藝術祭作品「脫皮之家」,完美複製其鑿痕於手拭巾上。
 使用須知:因布料特性,實際商品尺寸可能略有誤差。

■品名:「脫皮之家」原創木屐
 尺寸:長25.5cm、寬10.5cm、 高4cm
    長24cm、寬8.5cm、高3.5cm
 材質:木製
 產地:新潟縣十日町市
 顏色:茶色
 特色:皆為手工雕刻製成。
 使用須知:鞋帶花色恕不提供選擇。
 

【商品概要】

2006年舉辦的三年一度「大地藝術祭」中,以雕刻的方式,使房屋蛻變成為煥然一新的藝術作品「脫皮之家」的周邊商品。作品理念可以透過肌膚去實際感受,此商品組合包含以雕刻刀鑿痕為印花的手拭巾及手工雕刻製成的木屐。
 

【選物篇】

商品介紹>>

【大地藝術祭限定:「脫皮之家」原創手拭巾&木屐組】
隨著時間流逝和時代變遷而變成只剩軀殼的房子。通過雕刻一棟房子的手法,打開蘊藏在背後的裡部空間,讓空屋重生為藝術品「脫皮之家」。此商品組合正是以「脫皮之家」為主題,包含以雕刻刀鑿痕為印花的手拭巾,及手工雕刻製成的木屐。

▲Photo by Kawase Kazue(圖片取自官網)

▲Photo by Kawase Kazue(圖片取自官網)

用肌膚去實際感受這個作品>>

地板、墻壁、天花板、樑柱……室內各個角落都雕刻出圖樣,讓整個家成為藝術作品的「脫皮之家」。
由於長年仰賴地火爐與爐灶生活,老屋內牆全都被燻黑。在150年歷史的老屋裡,通過使用彫刻刀在墻壁、地板、柱子等所有地方進行雕刻的方式,使房屋蛻變成為煥然一新的這個藝術作品,創作花費了2年半時間,共3000人參與,最後完成的彫刻空間環繞四周,震撼了每位來訪的旅客。

此商品完整呈現了藝術作品的精神,從構思到執行到完工都有著作品的縮影,每個步驟皆為手工製作,收藏或穿搭兩相宜。

(圖片取自官網)

(圖片取自官網)

為什麼是手拭巾和木屐呢?>>

「脫皮之家」是由藝術家和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繪畫學科彫刻專業的志工來完成的。在雕刻工作進行時,每個工作人員都在說要讓自己看起來像木匠,所以手拭巾其實是工作人員做給自己用的。後來因為手拭巾的詢問度越來越高,才把它做成一般商品。

而木屐則是因為有工作人員全神灌注在工作中時,突然看著眼前黑黑的牆壁就冒出一種想要刻點什麼的想法。當時就有一個學生刻了木屐。

情侶穿搭最適合>>

本商品為木屐和手拭巾精選組合。
男款為藍色手拭巾搭配2種鞋帶花紋木屐。女款為粉色手拭巾搭配4種鞋帶花紋木屐。
手拭巾採用「注染」傳統工法製成,100%棉質,可做為手帕、頭帶或髮帶等多種用途。
木屐的木質輕巧,穿上後相當舒適,男款女款的花色相互搭配,可做為情侶穿搭時取代涼鞋的時髦單品。
 

【職人篇】

(圖片取自官網)

(圖片取自官網)

設計師>>

■鞍掛純一(雕刻家・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美術學科教授)
・1967年東京都出生
・雕刻材質以鐵為主,作品形狀則大多取自於自然界
・除了個人獨立創作之外,也利用工作坊等模式進行多人同時創作,透過在人口稀少地區的藝術創作,達到地方創生的目標。
・2006年時,與日本大學藝術學部彫刻課程成員合力在「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首次出展作品,並以此為契機,在保護梯田等活動上持續地與新潟縣十日町市保持互動關係。

■作品活動
・大地藝術祭:
2006年「脱皮する家」(脫皮之家)
2009年「コロッケハウス」
2012年「やまのうえした」
2015~18年「大地のおくりもの(奴奈川キャンパス)」

・個展:
1995年 愛宕山畫廊
2002年 Gallery21+葉
2004年 Gallery 4GATS
2005年 Gallery 21+葉
2008年 Gallery 21+葉 「継続する意志-vol.20 鞍掛純一展」
2010年 Plaza Gallery
2011年 Chika Ecoda

・常設展:
練馬區立美術館 美術の森綠地 – 此為緊鄰美術館的公園,設有20種共32款造型的裝置藝術。其中出自鞍掛先生之手的共有9個作品,材質包括植栽雕刻、青銅雕刻及纖維強化塑膠(FRP)等。

■座右銘
・與他人感同身受:經歷同樣的事情,感受同樣的心情
(ひとと共感する:同じ物を経験して同じように感じること)

(圖片取自官網)

(圖片取自官網)

(圖片取自官網)

(圖片取自官網)

何謂「大地藝術祭」?>>

全世界規模最大的藝術祭,也是日本國內地區型藝術祭的先驅。沿著藝術之路圍繞里山的新旅程,作為利用藝術進行社區發展的先進範例,格外受到國內外的關注。

這個舞台,正是日本屈指可數的豪雪地帶,即新潟縣越後妻有一帶,被稱為「大地藝術祭之里」的6個地區(十日町、川西、中里、松代、松之山、津南)。 該地區仍保留著通過農業與大地聯繫在一起的「里山」生活型態,一年四季都在大自然中展出作品。

自西元2000年開始,每三年舉辦一次三年展,並於2021年迎接了第8次的開展。但在開展期間外,仍然可以全年欣賞到約 200 件作品,此外還會推出季節性展覽、活動和行程, 讓參加者在藝術作品或舊小學校舍內用餐或住宿。

Episode of 脱皮之家>>

十日町有大約100間空置房屋,我到現場勘查,也不斷地和學生們討論,直到交出提案的前一刻,才想到了「雕刻」這個概念。

根植於當地的空屋(可以說是負面遺產)與雕刻。 不是路過經過而已,而是為了打造一個可以讓人駐足進入的空間,所以我們從空屋的外面一路刻到了屋子裡面。這,就是脫皮之家。

2004年那時還是Photoshop、Illustrator這類工具不太常被使用的年代,總之我就是盡量親自到現場去,用半年的時間整理裡面的家具和掃除。從 2005 年夏天開始創作的作品,比我預期的花了更長的時間。但由於沒有人住房子會腐爛,因此出現了諸如「讓它成為可以住宿的設施」之類的想法。雖然進展緩慢,但一直穩步前進著。

同樣的物體是無法雕刻兩次的,所以我當時與夥伴們保持著良好的分工,同時也在遠離平時生活的環境中工作。

當時一起參與創作的學生中,有人是應屆畢業生但卻不急著求職,而是繼續留下來完成創作。這個乘載著眾人熱情的工程,現在已是日本大學雕塑課程的課外活動基礎。我希望讓學生體驗人們與生根居住地‧大自然之間的關係,以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 這個創作讓每個時代的學生建立起自己的關係並繼續與當地的人互動,進而大大地改變了我們對雕刻和藝術的看法。
 

日常生活>>

大學生活等於日常的鞍掛先生。除了每天的授課外,同時創作也不間斷的他,最近的愛好是「相機和料理」。特別是只要是好吃的東西,不論是吃或是做他都喜歡。「盤子=底座,擺盤這件事就跟作品很像」,鞍掛先生就是這樣帶著藝術家般的想法在玩烹飪的。

最近呢,肉類、魚類、蔬菜所蘊藏的美味,在固定往返新潟後,包含本來不太喜歡的米飯,感覺好像都變好吃了。現在鞍掛先生會從新潟帶糙米回家,每次要煮之前都會再精磨過。
 

【心聲篇】

關於創作的想法>>

「200年來,這些原有的房子就快要消失了。我生活在瞬息萬變的城市中,但同時也想感謝那些維持著原樣、沒有被改變的地區。「脫皮之家」是刻劃時代的印記,當然那一雙雙進行雕刻的手也脫皮了。」談起脫皮之家,鞍掛先生如是說道。

思考著要在自由的空間而不是狹小的空間裡展現藝術,鞍掛先生決定與當時的助手以及日本大學藝術學部美術學科雕刻課程的學生一起參加大地藝術祭。從 2006 年的「脫皮之家」開始,鞍掛先生通過不斷的作品創作,持續在十日町地區進行地方創生並與當地保持著互動。

就像看到同樣的景色會覺得「真漂亮」、吃到美味的東西會覺得「真好吃」,抱持著與他人感同身受的信念完成創作的鞍掛先生來說,大地藝術祭以及十日町都大大地啟發了他的靈感。

「在這個科技發達的環境中,人類要如何活得像人類並且快樂地生存下去呢… 我想把自己的經驗,傳達給周圍的人知道。」

top